<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公益诉讼检察
        马鞍山检察:16万尾鱼苗放流入江
        时间:2022-05-0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水清岸绿忆峥嵘,鳞潜宇翔续新篇。4月27日上午,马鞍山市“检察公益诉讼长江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基地”揭牌仪式暨增殖放流活动在花山区龙港码头附近举行。市政协主席吴桂林、副主席卓龙华,市检察院检察长朱边疆等出席活动。  

          据悉,马鞍山市“检察公益诉讼长江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基地”由市检察院、花山区长江禁捕退捕领导小组主办,花山区检察院承办。该基地作为破坏渔业资源被依法追究责任履行放养鱼苗义务的转用地,同时具有生态修复和宣传教育功能,为今后全市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长江流域开展增殖放流和生态活动提供了专业、固定场所。 

          “相信在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马鞍山沿江生态环境将继续在公益诉讼中得到更好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优化。”朱边疆在揭牌仪式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紧扣马鞍山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内部工作机制和“府检联动”外部协作机制的立体防线,将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质量普法,努力提升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 

          2019年,马鞍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禁捕,45公里的长江沿线生态逐步恢复,成为“禁得最早、做得最好”的鲜明标杆。揭牌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人员开展了巡江活动,并进行了增殖放流。曾经一直被非法码头、散乱污企、砂石堆场等占据的长江马鞍山段岸线,临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在马鞍山检察机关监督下,如今已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 

          当天,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共放生黄鲢、白鲢、鳊鱼等鱼类16万尾,价值31万元,所投放鱼类的购置经费来自非法捕捞案件中被告人所承担的生态修复费用。